Crane
Table_bottom

Search
Loading
Table_bottom

分类
Table_bottom

随机文章
Table_bottom

标签云
Table_bottom

最新评论
Table_bottom

链接
Table_bottom

功能
Table_bottom

网络惊现杆状病毒

今日撞见一种新的病毒,一用户在网站上下载VC6,结果中了此病毒,此病毒以恐吓和欺诈为主要目标,病毒会在系统启动时出现以下界面(文字附在图片后面)

第一个界面:一段恐吓的话

 

继续阅读

给google reader增加分享到人人网功能

现在每天几乎都要看一下人人网和google reader,SNS用来娱乐,和朋友沟通,GReader用来阅读,获取信息和知识,于是想把GR上看到的好文章分享到人人网上去和大家一直共享。

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其实有现成的东西,人人网早提供了站外分享的工具,给自己网站加此功能的话可以修改代码(看这里),加上人人的分享代码的链接,给浏览器添加的话人人也做好了相关的分享书签,firefox的话还有小扩展可以用(看这里)。

这样的方法的话还是有个问题,在GR中阅读的时候看到的是google抓RSS得来的东西,我们真正要的东西是在frame里面的,直接用当前网址只是GR的阅读页面,要分享的话我们还是转去原始页面一次,才能使用上面说到的方法,不过我们既然都已经看到内容了还转过去一次再分享略显麻烦,所以我们要在GR的设置里面想办法,因为google一般都提供了很多的自定义功能,而且设置好的话是保存在自己的账号设置里面的,哪里都可以用,不像上面的方法是保存在浏览器上的。

 

继续阅读

修改vimperator的状态栏配色

由于一般开机的时候firefox都开着,所以听歌一直在用亦歌,很喜欢这个简洁的听歌网站,前天看到播放器的提示说现在出了firefox扩展了,可以在状态栏显示歌词以及控制播放,觉得挺不错的,赶快试用,结果发现还是要开个标签来放歌,或许可以放在边栏,但我不习惯那样,它的扩展在状态栏占了好长空间来显示歌词,以及播放/暂停,下一曲,去亦歌网站,三个按钮,不幸的是,我用的是vimperator,它默认把状态栏背景设置成黑色,但是亦歌的歌词也是黑色的,于是一眼看上去,歌词显示区那里一片黑,什么都看不到,很是悲剧。

今天才仔细想了想,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办法的,我的直接想法是修改亦歌扩展,把里面的字体颜色改掉,但觉得这个太暴力了,还有就是用脚本来控制CSS,好多人说写在userChrome.css里面,加上这样就行:

 

继续阅读

Hack了下echofon的字号

最近一次echofon更新以后,突然发现怎么字号那么小啊,看得很不舒服,一开始以为是vimperator插件的问题,结果禁用了一看还是那个样,所以就决心花点时间整一下,毕竟这个东西经常看的,不然看着不舒服啊!

首先找到echofon的根据地,在c:\Documents and Settings\CRANE\Application Data\Mozilla\Firefox\Profiles\eellgdak.default\extensions\twitternotifier@naan.net\(这是xp下面的路径)进到这里来后可以发现有几个目录,可以随意浏览一下,发现在chrome目录里面是我的目录,Echofon.jar,用winrar就能打开,实质上是zip包。打开后有两个目录,一个content,一个locale,很明显要进content目录里面,进去发现很多CSS文件,JS文件,XML文件,于是首先拿CSS开刀。

首先观察一下名字,什么black default mac vista xp啊都是各个外观用的,实质的内容的样式写在twitterfox.css里面,找个文本编辑器打开,比较多,不过惊奇的发现,作者留有一点注释,这就很好办了,直接找到下面这个地方

 

/*
   message body
*/
.twitternotifier-message-body { 
  padding: 0px;
  margin: 0px;
  font-size: 10pt;
  font-weight:normal;
}

加入上面写的font-size:10pt那一行,这样就设置了字号,一般来说10pt就可以了,然后要是觉得粗体不好的话,就像上面一样把font-weight:bold改成font-weight:normal就行了。

要是觉得发推人的名字太小了,可以改这里

 

.twitternotifier-status-user {
  font-weight: bold;
  font-size:10pt;
  margin: 0px;
  padding: 0px;
}

同样也是加了设置字号那一行。

 

 

 

 

BT时代正在结束?

最近陆续看到消息,海盗湾(the pirate bay)在网站上写了这样一段话

TPB has decid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to run a tracker anymore, so it will remain down! It's the end of an era.

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维护Tracker服务器了,它不会再上线了!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

海盗湾关闭了tracker服务器,立即我们也看到Mininova也在一夜之间删掉了服务上近一百万的种子文件,以后只有通过审查的出版商才可以上传。

想想我们的BT下载有多爽,有他们这样的网站做种子储存索引的服务,想要什么一搜之间都能找到种子文件,然后下载相应的torrent文件。接着,用一个BT下载客户端软件,打开这个文件。这时,客户端软件就会根据torrent文件中的网址,自动连接Tracker服务器,从它那里接收到其他正在下载该文件的人的网址名单。下一步,软件就一一与名单上的网址取得联系,从他们那里获取文件的片段,直到整个下载完成。

但是随着tracker服务器的关闭,Mininova删除种子文件,这些东西一下子全成明日黄花了,而且也说不准其它的torrent索引网站会坚持到什么时候。版权问题始终是永远的痛,海盗湾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官司,曾经受到政府,网络运营商的重重封锁,今年尤其多灾多难,但海盗湾依然坚定的提供服务,像他们这种为了信念坚持的人,他们不会放弃的,只会换个方式重新来战斗。就像他们说的那样,他们认为有更好的技术可以实现下载。

为了比较先来看一下BT下载,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到,tracker服务就是整个BT下载的中心,是整个BT下载的灵魂,没有了tracker服务器,所有的BT下载软件都成了瞎子,不知 道到什么地方去找文件,找谁去要文件。因而tracker服务器也是版权组织打击的重点,因为tracker服务器是公开的,是露在人眼前的靶子,只要 tracker服务器倒了,BT下载也就完了。

没有了中心的tracker,还能下载不?或者说去中心化的下载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?

事实上,有“点对点”的模型,2002年,纽约大学的两个教授Petar Maymounkov和David Mazières发表了一篇论文,提出了一种真正去中心化的“点对点”下载模型,他们把它叫做Kademlia方法。Emule率先在软件中支持这种方法,KAD网络就是这样来的。到了2005年,BT软件也开始跟进了。目前,所有主流的BT下载客户端软件都支持这种方法。在BT下载中,这被叫做DHT协议(Distributed hash table,分布式哈希表)。

这种方式应该是这样工作的(可能有些东西还是不清楚,具体可以参考上面给的wikipedia的内容)

每一台加入BT下载的计算机,都被称为一个节点(node),有一个自己的ID。这个ID是一个哈希函数值,通过对要分享的文件内容或它的元数据进 行哈希运算而得到。这就是说,如果两台计算机正在下载同一个文件,那么它们的ID应该是彼此相似的。于是,每一台计算机就通过寻找与自己相似的ID,来找 到自己可以与之交换数据的其他节点。

DHT协议的另一个巧妙之处在于,每一台计算机只保留自己附近的一部分节点信息。因此,为了得到更多的节点信息,就必须采用接龙方式,在一个个节点 之间跳跃,逐步得到全网的节点分布图。这种信息获取方式,就保证了整个网络没有单个的中心,即使一个节点下线了,依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来获取文件,因此也 就不需要Tracker服务器来告诉你,其他节点在什么地方了。

所以这些资源并不是因为没有了tracker服务器而没有办法找到,因为有DHT网络的存在,这是一种分布式tracker的方式,不会再有tracker服务器这种中心的东西,因而也不容易被打压,但是一种更灵活的方式,emule一直是这样做的,不是很成功吗?

话说枪打出头鸟,好多tracker服务提供商被追杀,所以还是这种方布式的工作方式好,永远不会受到打压,因为没有一个中心,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,只要还有人在用,就会有资源的流通。

就像emule提供的专用ed2k链接一样,现在在海盗湾网站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链接

magneturl

看那个磁铁样的链接内容像这样

magnet:?xt=urn:btih:8f69649f7dd159ebb90432df19d14bf7ce7fa719&dn=My+Friends+Tigger+and+Pooh%3A+Bedtime+with+Pooh+-+DVD+1+-+dublat&tr=http%3A%2F%2Fdenis.stalker.h3q.com%3A6969%2Fannounce

大概是这么个意思:

magnet:协议名。

xt:exact topic的缩写,表示资源定位点。BTIH(BitTorrent Info Hash)表示哈希方法名,这里还可以使用SHA1和MD5。这个值是文件的标识符,是不可缺少的。

dn:display name的缩写,表示向用户显示的文件名。这一项是选填的。

tr:tracker的缩写,表示tracker服务器的地址。这一项也是选填的。

这样做显而易见的好处是,整个下载网络的可靠性提高了,每一个节点都是可以被替代的。另一个好处是,审查变得更困难了,因为每次下载的路径都是不一样的,而且每 个节点都是动态变化的,导致实际上无法追踪谁在下载。此外,magnet URI只是一个字符串,非常容易传播,根本无法禁止。

难道说这种分布式的才是下载的未来?